理塘县
【概况】理塘县位于甘孜州西南部,面积14351.8平方千米,下辖5个片区、2个镇、22个乡、214个行政村。年末常住人口74740人。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1亿元。
【产业发展】2019年,理塘县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推进产业大发展。
文化旅游业。成功举办“第三届仓央嘉措诗歌节”“八一国际赛马节”“第二届G318公路文化产业(理塘)峰会”等重要节会赛事,接待国内外游客11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58.1%,旅游综合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59.4%。完成甲洼镇俄丁村省级旅游示范点创建,启动濯桑现代农业园区AAAA级景区创建,推进勒通古镇·千户藏寨AAAA景区提档升级。
高原现代特色农牧业。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92万亩,各类牲畜存栏达到32.63万头只匹。打造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濯桑现代农业园区和勒通藏系绵羊良种繁育基地为代表的农业种植产业带、连畜牧业示范带。
民族商贸业。加快理塘康藏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园区入驻和拟入驻企业16家,总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6.9%。成功举办甘孜州首届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现场签约采购订单114项,签约总额15.1亿元。
生态能源业。推广以电代燃料,建设理塘县奔戈乡拉扎村联村光伏扶贫电站1个,推进确如多和措洼水电站建设。
【城乡提升】2019年,理塘县不断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推动县、乡(镇)、村三位一体发展,完成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功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省级传统村落30个。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城镇公厕11座、改建14座,新建农村户厕205座、改建1938座。实施藏区新居建设458户、援藏及县级补助住房建设427户、异地避险搬迁建房18户;实施33个幸福美丽新村“六改三建一加固”2783户,新建入户路18千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649盏。实施2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六改三建一加固”1198户,新建入户路40.45千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29盏。
【生态环境】2019年,理塘县空气质量监测、重点河流断面水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优良。完成城南湿地群及义务植树8500株,沙化治理4100亩,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人工抚育各1万亩,依法有效管护国有林865.5万亩、集体林184.4万亩,湿地管护129.58万亩,退牧还湿0.56万亩。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夺曲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实施县城庭院绿化、节点绿化和道路绿化工作,完成扎蚌林卡、萨色林卡建设任务,种植高山柳、云杉、旱柳等适种树种6000余株;县城主要区域摆放花卉12万余盆,主街道种植树木3万余株,县城绿化率45%。
【社会事业】2019年,理塘县持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安置7岁至16周岁适龄儿童入学2955名,中小学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99.53%。落实“三免一补”政策资金3000万元,发放学生资助金463.64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幼儿园21所,全县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设备覆盖率90%,发放教学质量奖365万元。
脱贫攻坚。完成37个贫困村退出,1223户、575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85%。
卫生。实施健康理塘战略,城乡居民健康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4.5%。完成县藏医院、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建成康南骨伤病救治中心、康南急救中心、康南健康管理中心,24个乡(镇)卫生院和129个贫困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
文化宣传。开展“爱国爱教爱家乡”教育活动120场次,覆盖僧尼8000余人次,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群众1.58万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147场次,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700场次。成功申报第九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拓展宣传渠道,成立理塘县融媒体中心。
社会保障。开发公益性和公益类岗位2324个,城镇新增就业35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9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3.4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以内。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农民工工资建账率、直发率、发放率均达100%。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金3149.24万元。为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616户。
【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理塘县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包装和储备各类项目80个,总投资38.44亿元。建成通村公路7条,通村通畅率达100%。建成农村机械养护中心站1个、招呼站150个,开通24个乡镇137个行政村农村客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81处,覆盖3393户、17974人,打深井56口,覆盖1693户、9234人。改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综合治理河道6.22千米。新建3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7个乡并入国网供电问题,实施36个农网改造工程惠及9个乡31个村。发放安装调试村村响、户户通设备3130套,新建4G基站104个,优化移动基站27个。
【首个藏文化主题蜡像馆在理塘开业】4月20日,位于理塘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的康巴人博物馆正式开业运营。蜡像馆面积200多平方米,按照康巴人的面孔特征定制了21尊蜡像,展示藏医、羊毛编织、挤奶、婚俗、藏式厨房等康巴牧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也是全球首个以藏文化为主题建成的蜡像馆。
【中国牦牛绒原料生产基地落户理塘】7月31日,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牦牛绒分会会长工作会暨牦牛绒产业高端交流会在理塘县召开。会上,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授予理塘县“中国牦牛绒原料生产基地”称号,有效期3年,这也是全国首个被授予该称号的县。目前,已有一家牦牛绒加工公司入驻,年收购牦牛绒达15万千克。
·资料延伸·
理塘县是四川省草原畜牧业重点县,草原总面积1345.65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63.4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全县牦牛规模达60万头以上。
【理塘县被命名为“中国藏族赛马文化之乡”】8月1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理塘县为“中国藏族赛马文化之乡”。命名决定指出,理塘自古以来就是川藏线上的交通枢纽与文化明珠,其赛马文化是根植于毛垭大草原的生活文化,也是藏民族的格萨尔英雄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与茶马古道文化的集中体现。依托六月转山会,经不断融汇升级而成的理塘八一赛马节,是集民间游艺、民族歌舞、地方戏曲、传统工艺、物资交流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综合体,是展示康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最为亮丽的文化名片。经考察论证,决定命名理塘县为“中国藏族赛马文化之乡”。
(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