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州情概览(2019年)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21-07-08 | 42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州情概览

建置沿革

【宋代以前】甘孜州俗称“康区”。远古时期,已有人类定居生产,繁衍生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康区大部分地区进入氏族社会。公元前135年,西汉王朝设置牦牛县,隶沈黎郡,辖今州东部和南部地区各部落。唐代在黎、雅等设置100余个羁縻州,今州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包括在内。宋代继之。

 

【元明清时期】元代,康区推行土司制度,分封当地首领担任官职,今州绝大部分地区在当时均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帅府管辖。明代沿用元制,清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顶峰,从清初到嘉庆150年间,共分封大小土司122员,其中宣慰司4个、宣抚司4个、安抚司13个、长官司16个、土千户5个、土百户80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按统一行政设置道、府、州、县,由清政府派遣流官直接进行统治。清政府灭亡后,康区各地土司纷纷自行恢复。

 

【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川边特别行政区,辖今甘孜州。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名为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成立西康省,省会康定,辖宁属(今凉山州)、雅属(今雅安地区)和康属(今甘孜州及西藏昌都地区)3区。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西康省和平解放。

 

【当代】19504月,西康省人民政府在康定成立,全省分设康定、雅安、西昌3个专区;11月,康定专区辖地设置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地级),后改称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195611月,经国务院批复西康省藏族自治州更名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驻地为康定市炉城镇光明路136号。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甘孜州地处四川省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介于北纬27°58~34°20′、东经97°22~102°29′之间。东部连四川阿坝和雅安,南部与四川凉山、云南迪庆交界,西部隔金沙江与西藏昌都相望,北部与四川阿坝、青海玉树和果洛相邻,全州南北长约663千米,东西宽约490千米,总面积15.3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甘孜州境内地形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现代冰川发育、地域差异显著等特征。地貌依地势高程、河流切割深度和地表特征分为丘状高原区、高山原区、高山峡(深)谷区三种类型。北部高原与南部河谷海拔高差达3000余米,境内最高海拔7556米,最低海拔1000米。

【山脉】甘孜州境内主要有沙鲁里山和大雪山两大山脉,山地面积达12万平方千米。

沙鲁里山山脉地处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山岭绵延500千米,山脊海拔多在5500米以上。

大雪山山脉地处州东部,是雅砻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山岭绵延300千米,山脊海拔多在5000米左右,其中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被誉为“蜀山之王”。

【河流湖泊】甘孜州地处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长江上游重要的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州西部、中部和东部,总流长1739.3千米,总流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境内拥有高山、极高山天然湖泊2471个,冰川200多条,水域面积20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甘孜州土地总面积1496.8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8560公顷,林地面积697.83万公顷,草地面积603.99万公顷,湿地面积40.39万公顷。

 

【水】甘孜州水资源包括降水、高山冰雪、湖泊积水、过境水和地下水,水资源总量717.3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面积14.82万平方千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17.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7.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9979立方米。

 

【矿产】甘孜州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品种多、储量大,已发现各类矿产74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1种,其中锂、钽、铍、铌、镍、铂的资源量占全省50%以上;境内地热水资源丰富,出露点遍及全州各县,现已发现温泉249处,占全省温泉出露总数的2/3以上,具有点多面广储量大、地热水温度较高、埋藏较浅易开发等特点。全州温泉地表水温一般在40~50℃之间,最高水温达100℃,显石灰华或硫华,具有沐浴、旅游、景观、治疗疾病等多种功能。

 

【林业】甘孜州是长江水源涵养、水质保护的天然屏障,“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和特有资源的中心,在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自然生态最完整、气候垂直带谱与动植物资源垂直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林地面积接近全省的1/3,森林覆盖率34.8%

 

【动植物】甘孜州生物资源丰富,植物动物种类繁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青稞、豆类和薯类。

 林果资源丰富,水果、干果及其他经济林木均有广泛分布和栽培,有苹果、石榴、板栗等果树20余种,花椒、茶、油桐、杜仲等经济林木10余种,还有沙棘、海棠、野葡萄、山核桃等野生作物。

 药用资源丰富,州内有药用植物1581种(藏药植物500余种),占四川已知种类的40%,经采集标本鉴定有82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43种,野生药材26种,常用的名贵和大宗汉藏药材(川贝、雪莲花、虫草、红景天等)44种,常年收购的药用植物200多种,是四川的重要药材产区之一。

 野生植物情况。有高等植物23910905223种,其中苔藓植物4395170种、蕨类植物3061264种、裸子植物102266种、被子植物15691247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6种、二级保护树种11种。

州内野生动物类群繁多,有野生动物34106652种,其中哺乳类有826125种、鸟类有2065436种、爬行类有1431种、两栖类有2630种、鱼类有3530种。珍稀保护野生动物有13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

 

【太阳能风能】州内太阳能辐射总量大,日照时数充足,各地常年日照时数一般为19002600小时,绝大部分地区超过2000小时,为省内日照时数高值区,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8.4×1014兆焦耳。州属全国风能可利用地区,年平均风速一般为23/秒,超过四川盆地1倍以上,全年出现8级(风速≥17/秒)以上大风在40天以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

 

气候

【气候特点】2019年,全州平均气温偏高,年总降水量、年总日照时数正常。暖冬特征明显,森林(草原)高火险天气时段偏多,春旱、夏旱、伏旱都有发生,光、热、水匹配一般,7月的日照偏少。

 

【四季特征】气温。2019年,全州年平均气温为0.515.6℃,与近30年同期平均气温相比较,新龙、泸定正常,其余各县偏高0.61.9℃。其中,冬季平均气温为-8.77.5℃,春季平均气温为0.016.2℃,夏季平均气温为8.822.7℃,秋季平均气温为1.716.2℃。

 

 降水量。2019年,全州年总降水量为324.8900.0毫米,雅江偏少2成,石渠、色达、甘孜偏多34成,其余各县正常。其中,冬季总降水量为1.228.7毫米,春季总降水量为13.2198.0毫米,夏季总降水量为256.4471.6毫米,秋季总降水量为43.0261.6毫米。【重要天气及影响】大雪、暴雪、连阴雪、寒潮及影响。全州共出现大雪天气过程23站次;暴雪天气过程2站次;连阴雪天气过程7站次;寒潮天气过程42站次。

 干旱及影响。州内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季节性春旱,大部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夏旱,得荣、乡城、稻城出现春夏连旱,得荣出现了一般伏旱。

 暴雨、洪涝及影响。全州共出现暴雨天气过程29站次,洪涝天气过程22站次。全年因暴雨、洪涝导致泥石流灾害造成2300余户,9919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安置50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08公顷,绝收面积10公顷,损坏房屋6间,直接经济损失4045.5万元。

冰雹及影响。全州共出现冰雹天气过程18站次。炉霍出现冰雹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36.15万元。

 连阴雨及影响。全州各县均出现了连阴雨天气过程,共52站次。

 森林火灾及影响。全州森林草原火灾造成过火面积50.53公顷。

(韩玉江 多杰措)

人口 语言

【人口】2019年年末,甘孜州有户籍总人口109.7万人。其中,男性55.22万人,女性54.4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024人,人口出生率11.2‰;死亡人口3924人,人口死亡率3.47‰;人口自然增长率7.73‰。

 

【语言】甘孜州境内的汉语方言主要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基本词汇大部分和普通话相同。除西南官话外,州内藏族主要使用康方言(藏语三大方言之一),划为南路、北路、东路、牧区4个语群,其中属于北路语群的德格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视为康方言的标准。

 安多方言。属藏语三大方言之一,俗称“卓格”或牛场话,在石渠、色达、德格、白玉、炉霍等县牧区广泛通行。

 嘉戎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东部、西部、西北部3个方言区,主要在丹巴县通行。

 地脚话。统称“绒格”,包括木雅语、鱼通语、道孚语、扎巴语、尔苏语、纳木义语、普米语和曲域语,语言学家将其区别为羌语支,通行于新龙、道孚、炉霍、丹巴、康定、雅江、九龙等县,这些使用不同地脚话的藏族,在本语区内说自己的地脚话,外出时通常能讲一些 康方言和简单汉语。

 

行政区划

  甘孜州现辖1个县级市和17个县,县(市)下辖街道2个、镇88个、乡220个(含彝族乡4个)、建制村2679个。

  1950年,甘孜州辖甘孜县、炉霍县、道孚县、新龙县、白玉县、德格县、邓柯县、石渠县,并设立康定办事处和理塘办事处,作为自治州政府的派出机关。其中,康定办事处管理康定县、九龙县、雅江县、乾宁县、丹巴县,理塘办事处管理理塘县、稻城县、乡城县、得荣县、巴塘县、义敦县。

  1956年,色达地区设立色达县,属甘孜州直辖;原属雅安专区的泸定县划归甘孜州康定办事处管辖。

  1958年,康定办事处和理塘办事处撤销,甘孜州辖21县。

  1978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乾宁县、邓柯县和义敦县建制,将乾宁县并入道孚县和雅江县,邓柯县并入石渠县和德格县,义敦县并入巴塘县和理塘县。

  2015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康定县,建立县级康定市,以原康定县行政区域为康定市行政区域。

  (州民政局)

 

民族宗教

【民族】甘孜州是藏族自治州,除藏族、汉族外,还有彝族、羌族、回族、纳西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至2019年底,全州实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96.0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7.5%,其中有藏族91.8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3.8%。州内主要少数民族分布为,藏族主要分布在道孚、炉霍、甘孜、色达、德格、石渠、白玉、新龙、雅江、巴塘、乡城、稻城、得荣等14县,彝族主要分布在泸定、九龙2县,羌族主要分布在丹巴县,回族主要分布在康定、丹巴2县,纳西族主要分布在得荣县。

 

【宗教】甘孜州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4种宗教,州内大多数群众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苯教、萨迦派5个教派俱全。至2019年底,有州级民族宗教团体1个(州佛教协会),经政府批准开放和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531处,其中藏传佛教寺庙及活动点512处、伊斯兰教1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堂1处,依法登记的汉传佛教性质固定活动处所14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2019年,甘孜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46亿元(当年价),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52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89.02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232.92亿元,增长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440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16.123.860.1调整为2019年的17.122.960.0。全州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12亿元,增长13.6%,其中税收收入22.83亿元;全州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2.14亿元,下降4.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1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8元,增长10.8%。新增城镇就业8232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5%

 

【政治建设】2019年,全州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统筹推进“三创联动”,全力开展“十大攻坚”行动,梯度推进乡村振兴,启动甘孜新区建设和康泸新一体化协同发展,呈现经济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群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率先在全省市(州)中启动主题教育,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精心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编印《党员领导干部行为规范资料汇编》,深化理想信念、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改革开放4项教育。

  坚持抓好脱贫攻坚“七大攻坚”工作,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和迎国省验收工作,推进雅砻江上游4县交界地区24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项目25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广东省对口支援项目132个、省内对口帮扶项目481个。深入实施“润育工程”五大行动,广泛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以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为主线,让全州人民共庆新中国华诞,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凝聚感恩奋进力量。加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正式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经济发展】全州坚持“东部率先发展、南部加快发展、北部追赶发展”,经济呈现出“好于预期、高于同期、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推动18个县(市)协作、错位和竞相发展县域经济,4个县(市)经济总量全省排名实现晋位,康定市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推进省州重点项目230个,泸石高速公路、国道318康定过境段、两河口水电站、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重大项目开工和加快建设,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工55个。

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3.2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3%。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8条政策措施,减税降费16.12亿元。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全省1.11个百分点。培育初创型、成长型和龙头领军型企业50户,民营市场主体达到6.14万户。完成民间投资71.69亿元,增长41.27%

  构建“一圈一带一走廊”现代农业布局,巩固提升两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1个,评定州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新引进培育涉农企业279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13个。制定农林地方标准39项,累计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6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5万亩,新增省级优质品牌农产品3个,得荣县C47干红葡萄酒斩获第十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理塘县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牦牛绒原料生产基地”。举办全州首届农特产品产销对接现场会,签约订单113个,签约资金14.65亿元。

 

【改革开放】2019年,甘孜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贫困地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地见效,“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

  资源管理改革。依法依规授予旅游资源开发权3个,整改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69宗,关闭河道采砂场点153处。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审批时限从120个工作日缩短至90个工作日以内,全州建筑类企业从2016年的72户增加到534户,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88亿元。

  国资国企改革。在全省首创国资委权力、责任、负面“三张清单”,完成川航集团与康定机场集团重组,持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州属国有企业利润1.32亿元。

财税体制改革。健全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在康定市启动税控系统改革试点,“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得到汪洋主席肯定。

  农业农村改革。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1.99万本,颁证率98.39%;流转土地(耕地、林地)15.89万亩,交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3300亩。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首批6个县(市)改革方案正式获批。全省民族地区首个“高分中心”落户甘孜州。

 

【文旅建设】 2019年,甘孜州加快文旅融合,加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构建“三环一带两湿地”全域旅游布局,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36个,完成投资22亿元。成功举办第四届山地旅游节、2019“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旅游季暨冰雪和温泉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30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363亿元,实现一年上一千万台阶、一年破一百亿大关,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全省最具支撑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国摄影报》评为全省唯一“中国醉美摄影旅游目的地”,海螺沟、稻城亚丁景区入选2019年中国最受欢迎景区之一,稻城县荣获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A级景区创建。稻城亚丁AAAAA级景区创建通过国家景观资源价值评审,新增AAAA级景区5个、AAA级景区17个,全州A级景区达到47个,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2965人。新建旅游厕所40座。

  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建成全省首批“非遗”体验基地8个,入选全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4项,甘孜县格萨尔王城建成开园。《金山银山》《美人谷》等一批精品剧目精彩亮相,州歌舞数据库数据总量居全国藏区第一。

 

【城乡建设】 全州坚持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衔接,出台州委“一号文件”,加快“1+6+N”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开展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实施规划提升、品牌创建、生态保护、乡村美化、文化传承、依法治理、民生改善、人才振兴“八大工程”,40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96个村入选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均位居全省第一。集中力量建设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建成康定色龙、泸定杵坭、丹巴小巴旺等示范村102个,首批打造42个村“五一”期间开门迎客实现爆棚。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37个,命名州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市)4个、先进乡镇15个、示范村114个。

  实施城乡提升战略,实施“18+2”魅力县城建设,累计建成“风情小镇”121个、“美丽村寨”458个,评选“最美县城、最美乡镇、最美村寨”87个。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71个、省级传统村落214个,均居全省第一。白玉县、理塘县、巴塘县、泸定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道孚县、色达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新增国家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乡镇50个。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32.86%

 

【社会事业】 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高考、中考录取率分别达到90.3%96.39%。新增幼儿园98所,十五年免费教育深入实施,兑现保障和资助资金9.13亿元。推进义务教育与补偿教育、技能培训有效衔接,州职业技术学院调入全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州运动会。

  “健康甘孜”行动,推进医联体建设,华西甘孜医院挂牌运行,色达县、甘孜县成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包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得到加强。

  民生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公益岗位19208个,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4679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8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5%。“五险”参保195.81万人次,居家养老服务20787人。全面推行医疗报销一站式结算,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医疗机构达38家。帮助农民工追缴欠薪2685万元。

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授予军烈属和退役军人家庭光荣牌16088户。

 

【生态文明建设】全州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定位,加力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湿地植被恢复和生态脆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综合治理5318万亩。实施森林资源管控“四个最严”制度和16条措施,深入开展“绿色亮剑”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推进农牧区“以电代柴”工程,完成农牧区现代建材替代传统木材建房3478户。新增林地面积12.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8%,草地植被盖度达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