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论志稿修改——金达迈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16-09-14 | 4996 次浏览 | 分享到:

论志稿修改

金达迈

修志工作经过征集资料、编写资料长编、撰写初稿几个步骤之后,便进入志稿修改阶段,即志稿从草成过渡到完善阶段。

一、修改的意义

在地方志编纂的整个过程中,修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这个步骤主要是经过调整、删改、补充、润色,使志稿更科学、完美、精练。孔子《论语·宪问》中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①“为命”,写作制定政令文书。这个过程需经四个贤大夫草创、讨论、修饰、润色四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后三道工序都是修改。地方志资料很丰富,但不经精心整理仔细推敲,就成不了良志。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主张志稿要“剪裁笔削”。现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文章指出“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②重视志稿修改,是新编志书的现实需要。从当前已出版的志书来看,恐怕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文不对体的情况常有所见。也就是说,方志的内容和形式,与方志体例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或像资料汇编,或像政绩宣传品,或像专业教科书。《新方志纠错百例》③将已出版的首轮新方志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归纳为13个大类,即体例、资料、凡例、概述、大事记、经济部类、政治部类、文化部类、人物、附录、硬伤、语言文字、图片。在肯定新方志中有不少是属于质量上乘和比较好的同时,也指出新方志中质量欠佳志书的客观存在。因此,不论是从资料(客观事物)的思想内容方面来说,或者是从志体特有的结构形式来说,还是从表述作者心意的语句文字来说,对方志文体进行修改、加工和润饰都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文不厌改,不改不工,大匠不示人以璞。其道理就在于反复的修改可以调节文、意、体、言四者之间的关系。

二、修改的方法

志稿的修改指的是初稿(草稿、资料长编)完成后必要的增删、修正和加工。推倒重写不能算作修改,因为它已丧失了修改的基础,属于另一个问题。因此,就方志修改的本意来说,无非是补、删、改、调几种方法。

()补,就是补充内容缺项,增加重要资料。横缺项纵断线要增补,章、节、目间隙明显、衔接不上要增补,文字表达疏漏不全要增补。

1.增补材料。例如有一篇环保志稿,其中连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废渣垃圾污染的情况和基本数据也没有,治理污染的事件和工程也很少记述,就需要增补。又如有一篇卫生志稿,里面缺少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和分项(医师、护士,……)数,没有医务人员支农情况,没有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这些都要重新征集资料进行增补。

2.增补文字。例如“东风大卡车与手扶相撞,当场队长、会计4人死亡。”哪里的大卡车,哪里的“手扶”,“手扶”是何物,哪里的队长、会计,何时何地,这些记叙文的基本要素都需补写进去。又如:225日,大桥乡十字岭公路铁路交叉点,发生火车与汽车相撞事故,死亡13人。”文句中有时间、地点、结果,但缺少原因与简要经过。再如:20047月卫生局搬在新城区紫云大道北”,卫生局原址在哪里,文中没有交待。应在“卫生局”后加进“由老城区人民路”几个字,“搬在”改“搬到”。

()删,就是荃除、抹去。1.删政治化、宣传色彩的文字。删虚饰浮夸,画蛇添足,以虚代实,四六句文字游戏之类文字。例如: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全国九运会举行,许多单位自发组织了名目繁多的体育庆贺和比赛演示活动。”再如:“有力地弘扬了中华体育精神,鞭挞了‘法轮功’的歪理邪说。”如此空话、套话,全在删除之列。删以情掩史,似有而无的文字。

2 .删过多的学术术语。有些志稿技术性、专业性太强,似科学论著或教科书。过多的名词术语、解释说明,使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专业志不是专业技术手册,不承担学术研究任务,应以记述专业兴衰成败的轨迹为主要任务。

3 .删削字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可有可无的字、词、句,过多议论,或陈词滥调、语义含糊、重复交叉等,都应删除。如写一个劳动模范开山修路,“头上扎着头巾,身上穿着汗衫,脚上穿着草鞋,在寒风中挥锤劈石”,句中“头上”、“身上”、“脚上”都是多余应删的字。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章节中分别出现且不一致,像这样矛盾的文字数据,应核实后,保留正确的,或只留一处正确的。在不损坏志稿资料价值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志稿的文字精练,不吝删节。

()改,就是更改、变动。观点不正确,内容不全面,结构不严谨,文句不妥当,都须改。

1 .宏观修改。内容的变动,结构的调整,材料的更换,叫做宏观修改。

2.改标题。志稿标题不确切(外延大于或小于标题概念)的要改,概念有歧义的要改,文字过长的要改,命题标准不一的要改。如某县志初稿篇目,共20篇,不妨抄录如下:建置环境/民族人口/农业工业/能源/城建环保/基础设施/商贸/财税金融/经济管理/文化旅游/卫生体育/艺文/监督/政党团体/政权政协/教育科技/劳动人事/政法军事/社会生活/人物,另有卷首和附录。看完这个三级篇目,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修改。(1)不符合事以类聚原则,拼合而成的。如建置是建制(建立隶属关系)设置(设立行政机构)的意思,环境指环绕所辖区域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环境不标明是自然环境,就会出现文不对题,两者并非一类事物。再者,后面还有一篇城建环保,有重复之嫌。又如财税金融篇,财政和税务属政府部门行政机构,金融(银行、保险)属经济企业单位(生产服务行业),与财税不是一类事物,如果说是因为都与钱有关,那与钱无关的事物就很少。(2)不合逻辑的。如“民族人口”,先有人口后有民族,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应改成“人口民族”。基础设施篇下仅有交通、邮政、电信、移动4章,应加城乡建设、电力、水利,还有信息网络。政务篇也是这样,除已列的体制改革、综合政务、行政服务、招商引资、台湾事务、侨务外事、民政、人民信访、机关事务、驻京单位之外,还须加进调研、督察、接待、宗教事务、档案、地方志等内容。

3.改归属。例如:某志社会生活篇中列社会意识章,意识也属于生活?社会生活在地方志中指的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饮食起居,如果连精神生活也包括进去,那一部县志有自然与社会两篇就够了。精神生活应写在政治、文化篇中。而且,意识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物质与意识)之一,不属于地方志的范畴。

4.改无序。一部志书的篇目由十几个、几十个条目组成,如何把这些条目排列有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说,有先因后果、先早后晚、先主后次三种方法。如写经济,先资源、建设、生产,后管理;写党群,先写共产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后写管理;写电力,先发电、供电、用电,后管理。有一篇《卫生志》稿,设了一章卫生防疫、一章卫生监督、一章疾病预防。“防疫”不就是预防病疫吗,所以一、三章可以合并。

5.微观修改。这是在大体尚好的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宏观修改,因为这是减少和消灭硬伤的工作。有的时候,虽然只是改了一个字,但由于这个字重要,改得好,可以满纸生辉。小改的范围非常广,譬如:资料不实,数字有误,常识错误,造句用字不合乎语法、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全志谋篇布局、用字遣词、造句分段、数码度量不符合本志的《凡例》和《行文规则》等等。总之,微观修改既是宏观修改的具体化,又是对宏观修改的必要补充。

6.核实性修改。初稿中凡不合史实,存疑的资料,都要修改。除了核实资料的出处外,还要对文献资料是否沿用错误的说法,以讹传讹等现象进行认真核实,进行修改。此外,还要对同一事物的记述、数字运用是否前后矛盾的现象,认真核实进行修改。有部卫生志稿写道,“2001年有卫生人员2971人,比上年增长0.7%”。事实土,2000年是3090人,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3.85%,应予改正。

7.整体性修改。修改志稿,要看内容是否全面,资料是否做到纵不断线,横不缺项,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某一志稿,在行政区划章中,设了政区现状、城区、乡镇三节,不但内容重复,而且各节的篇幅相差悬殊,城区几千字写完了,而33个乡镇最少也有四五万字。这种不平衡状况也是一个整体的问题,必须将乡镇概况另列一篇。

8.技术性修改。技术性修改涉及的范围较广。志稿修改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技术处理或技术性修改。如某志稿中有这样的话:“共同打造无愧于时代和后世的良志精品”,“打造”不确切,应改成“编纂”;“时代”包括了“后世”,应改“当代”;“良志精品”两词重复,保留其一。同样是写一个单位的总人数,一会儿说“在编人员”,一会儿说“在职工作人员”,要统一说法。“市环保局乔迁新居”,“乔迁”一词是祝贺别人移家或升迁,带有褒义,而地方志需要的是不带褒贬的中性词“迁至”。

在方志词语中,忌用乾坤再造、斗转星移、很、最、非常、十分、极大地、巨大、重大、一致、焕然一新、如花似锦、必须、必要、希望、能够、可以、可能、应该、当然、日前、不久、近来、组织上、领导上、扫黄、社经办、在……下等等。在方志文字中,基本不用“了”字,“了”是完成式、过去式,志书中所载的,全是过去的,满纸皆是“了”;少用“着”字,“着”是进行式;少用“就”字,“就”是评论式;用“本”不用“我”,志书不是私人之物;用“是”年,不用“这”,“是”有力。

()调,在初稿原有的内容、文字表述范围以内进行调整。它是与补、删、改结合起来进行的。一层分为两层,几段合为一段,前面调到后面,后面提到前面,都叫“调”。某志基层档案章,章下有一节档案馆升级,其中写道:1991年地区综合档案馆升级考评工作现场会在县档案馆召开,县档案馆被评为省三级先进档案合格单位。

1992年又晋升为省二级先进档案馆。”这显然不是基层的事,应调到第一章县档案馆()中去。在基层档案章业务培训节下,又有“县档案局1991年先后有7人参加省档案局举办的专业班干部培训班,1人在江大历史系档案专业脱产学习两年,4人参加省档案专业自学考试合格”,以上内容也要调到第一章县档案馆()中去。

三、修改的原则

修改的目标是追求表述的准确。内容的修改是为了文体相符,语言的修改是为了词能达意。修改者要尊重初稿写作者的辛勤劳动。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搞不好把人家好想法给变了。有的人自作聪明,把好的文稿改成差的文稿也不是没有的。修改不但要有见识,要有眼力,而且修改也要适度,不可不改,但不是改得越多就越好。修改一定要有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态度和作风。地方志是传世之书,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修改时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思索,一篇志稿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再回来改,以便胸有全局,从大处着手。志稿修改是一项反复多次的工作。有撰写人的修改,有领导、专家审后的修改,有出版编辑的修改等等。只有经过多次、反复地修改,才能成就一部精品。修改要逐章、逐节、逐段、逐句、逐字进行。时间、地名、人名、数字、标点要一个一个地核准。有偏必纠,有错必改,冗滥必删,漏缺必补。

注释:

① 《四书五经》,第3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 《鲁迅全集》第四卷,第3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新方志纠错百例》,方志出版社2003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