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凤全改土归流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16-12-26 | 55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凤全改土归流

凤全,字弗堂,荆州驻防旗籍,纳粟官知县,继为四川候补道。

光绪三十年(1904 年)八月,赏副都统衔,委任驻藏帮办大臣。当时英军已占领拉萨,清廷令凤全移住察木多(今昌都),全权负责川滇藏区的边务,“将所属藏番,设法安抚,并将有利可兴之地,切实查勘,举办屯垦畜牧,寓兵于农,勤加训练,酌量招工开矿,以裕饷源。”

凤全遵照朝廷旨意,开始筹划经边方略。赴任之前,即招募士勇在打箭炉训练,准备练成后分赴川边各地,“无事则商旅无惊,有事则守防兼备。”

十月,由雅州行至中渡(雅江)时,接到“及时将三瞻收回内属”的谕旨。

十一月,凤全抵达巴塘。因筹划收瞻对而留住巴塘,“督率屯垦训练。”

瞻对(今新龙),自同治四年(1865 年)“赏藏”后,成了西藏在川边的一块“飞地”,造成“道途中梗”,极大影响了西南边疆的政局,形成“藏侵瞻对,川不能救,英兵入藏,川不能战,藏危边乱,牵制全局。”凤全在《遵旨议复收瞻折》中亦称:“查瞻对本川省藩篱,而收实保固根基”。故他“渴望收瞻之举,执事躬亲役,早竟全功”。

为筹备改土归流,凤全在调查中了解到“巴塘地方土司积弱,日以唆削番民为事,十室九空。僧多民少,大寺喇嘛多者四五千人,借以压制土司,刻削番民积习多年”。为此,他严饬土司、堪布奉公守法,并将大寺喇嘛令其各归部落,另建小寺,散住梵修,以分其势,复饬驻防守备张世彦,由土司选募“土勇”百名,训练协防“夹坝”(土匪);再拟请申明旧制:“凡土司地方,大寺喇嘛不得逾三百名,以二十年为期,暂缓剃度。嗣后限以披单定额,不准私度一僧。其年在十三岁以内喇嘛,饬亲属领回还俗”。

凤全的激进政策,触及到了封建宗教主的既得利益,使他们惊恐万分,深恐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动摇,既得利益丧失,于是杀凤全之身,阻改革之行,便成为寺庙势力总体首要选择。按照《四川总督锡良成都将军绰哈布奏平定巴塘请奖折》分析,“查凤全遵旨筹办边务,虽欲拓兴屯垦,亦未当以峻急行之,只因拟请限制寺僧人数一疏,喇嘛闻知,中怀怨怼,飞诬构谤,蛊惑愚顽。”事实也正是这样,丁宁寺喇嘛利用凤全在改革中的一些失误,煽动蛊惑民众,谓凤全为世之“魔鬼”,于是阻屯垦谓神山不可侵犯,诬凤全为洋人冒充钦差,云收复瞻对是侵犯藏境。更有甚者,时巴塘遇旱,丁宁寺堪布便利用凤全每晨要做健身操的习惯,诱僧俗偷而视之,见凤全手比足踢,不以凤全改土归流为解,即蛊惑说是凤全在祈祷上帝不要下雨,要叫巴塘颗粒无收,让藏民饿死,好占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