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甘孜州地方志办公室“六举措”全面助力《甘孜山水志》编纂出版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25-11-12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州地志办第一时间抽调业务骨干,全力配合编纂团队,确保编纂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全面系统梳理和挖掘馆藏志书、年鉴、地情文献中有关山脉、水系、湖泊、地质地貌、生态资源及相关历史典故、传说记载,收集整理文字资料400余万字,相关书籍50余本,图片500余张,为《甘孜山水志》的编纂提供了坚实、权威的史料支撑。

图片1

二、提高政治站位,把牢编纂方向。编纂工作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增进共同性、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导向贯穿全过程。严格审核志稿表述,对可能存在歧义的内容进行审慎修改,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建议300余条,确保所有描述符合民族团结主基调,导向正确、立场鲜明。

三、强化数据核实,确保权威准确。为确保志书数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积极协调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及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对书中涉及的13座山峰高度、5条主要河流和州内著名湖泊、冰川数据等进行多重验证与核对,力求地理信息的精准无误。

四、吸纳学术成果,夯实编纂根基。充分尊重并系统吸纳了李绍明、赵心愚、格勒、石硕等20余位专家学者关于甘孜山水文化的既有研究成果,坚守“有争议的观点不用,无依据的观点不用”的学术原则,确保志书内容的学术严谨性。

五、对标专业规范,优化志书体例。严格遵循山水志书的体例要求,统一规范全书表述。对附件表格内容进行优化扩充,首次系统收录全州52座6000米以上极高山峰信息,并增补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自然保护地(湿地)、国家级非遗及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4A级以上景区等内容,全面展示甘孜生态文化资源。同时,联系专业机构绘制全州山水、国道分布示意图,提升志书专业性。

六、加强协同联动,提升工作效能。注重内外协同、上下联动。对内,与编写团队紧密配合,确保修改意见高效传达落实;对外,与第三方技术团队及出版社编辑协同,实现排版设计与内容修改同步推进。主动与相关地方和部门对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补充、核实资料60余万字、图片200余张,保障了编纂工作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来源: 甘孜州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审发: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