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县
【概况】理塘县位于甘孜州西南部,辖区面积14351.8平方公里,辖5片区、7镇、15乡、149个行政村。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6.73万人,户籍人口6.80万人,人口出生率9.0‰。森林覆盖率为53.43%。
【综合经济】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6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80亿元,减少6.9%;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4%。三次产业结构为33.4∶9.2∶57.4。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757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公共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支出0.023亿元。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4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81亿元。
【农牧业】2020年,狠抓国家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1亿元,增长4.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281公顷,增加3.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23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67公顷,蔬菜播种面积878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33万吨;油料作物产量0.132万吨,蔬菜产量6.36万吨。年末,各类牲畜出栏8.08万头(只、匹),增3.9%,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9.28万头(只、匹),减少3.9%,其中大牲畜存栏23.79万头,减少5%;羊存栏5.052万只,减少1.8%。全年肉类总产量0.71万吨,减少5.75%,全年奶产量1.19万吨,增长12.6%。创建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6个。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20年,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点共35所,寄宿制学校34所,其中小学32所(含小学教学点5所),初中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规模千人以上学校达到6所。全县在校中小学生达1.40万人,其中小学1.01万人,初中3884人。现有中小学教师781人,其中小学教师547人,初中教师234人。另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4所,其中县城幼儿园3所,中心校幼儿园22所,依托村级活动室开办的幼教点39个,在园幼儿2812人,幼儿专业教师及“一村一幼”辅导员514人。投资3140万元,新建村级幼儿园13个、乡中心幼儿园8个。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免除学杂费、书本费1324万元,发放教育惠民补助1389万元,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17万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0场次,2000余人次参加。投资1239万元,配齐全县学校课堂硬件设施设备。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全县中考成绩获全州二类模式第二名。
卫生事业。2020年,县委政府加快推进县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完成住院医生工作站、HISS(海氏)系统等模块建设。持续推进计划生育长效节育工作,实现节育率95%,兑现各项计划生育惠民资金137万元。兑现卫生扶贫、医药爱心基金救助1223万元,贫困人口就医个人支付控制在5%以内。引进成都第三人民医院、新都区、金堂县专业技术人员35人,开展新技术14项,手术142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40人次,引进天全县中医医院骨科医疗人才,设立康巴骨科医院,开展骨关节置换术30台。
文化宣传。开展送文化下乡144场次。成功举办第四届仓央嘉措诗歌节、赛马会、汽车越野赛、半程马拉松等文体活动,赴成都金堂、新都、川师大及重庆等地开展《遇见仓央嘉措在理塘》音舞诗画剧感恩巡演和商演。中国马业协会授予理塘“中华民族大赛马体系”称号,实现赛马活动与国内赛事正式接轨。荣获2020年甘孜州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四川省青少年健身操舞规定曲目第一名。
【社会保障】202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人,均100%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以内。发放青年就业见习补贴21万元、大学生自主创业补贴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2万元。开展技能提升培训50期,培训2349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49个,拨付岗位补贴695万元。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900余个,现场达成求职意向558人。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金4143万元。
【基础设施】水利建设。投资556万元,实施麦洼乡热鲁村等10个村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46处安全饮水维修养护。投资3027万元,新建堤防1.3公里,综合治理河道4.2公里。投资1217万元,实施禾尼乡骡子沟、甲洼镇江达村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新增灌溉面积240公顷。
电力通信。投资115万元,完成理塘下坝35kV输变电工程建设、下坝片区4条线路改造,标志着全部乡(镇)并入四川电网主网供电。投资2364万元,完成57个4G基站、3个5G基站、99个小区宽带建设。完成97个电子政务外网点位建设,基本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
交通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交通先行战略,不断提升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交通建设稳步提升。投资3200余万元,完成县城道路硬化“全覆盖”。投资4500万元,完成甲洼镇俄曲村、藏坝牦牛养殖基地等4条产业路建设。投资1203万元,完成53个村村道护栏建设。投资2624万元,完成7座危桥改造工程。
【脱贫攻坚】2020年,以“1950”总体工作格局为统领,搭建“五级指挥和责任体系”,抓实“四级包保制度”。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民生、产业、社会事业等发展短板,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接受省内外援助资金6435万元,共实施扶贫项目159个。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高位推动县级挂牌督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不断完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常态推进防返贫预警监测,顺利实现年度121户506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实现清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既定目标任务。
【产业富民】文化旅游。顺利完成藏巴拉花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现场验收,天空之城牧场、格木石刻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千户藏寨4A景区提档升级,丰富业态布局,打造微博物馆群、非遗体验群、文化精品业态群,全年接待游客8.2万人,门票收入30万元。成功承办2020年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投资330万元,推动牧旅产品销售点、旅游接待示范户建设。投资150万元,超额完成旅游资源普查,发现文旅资源点5230处。正面引导“丁真网红”舆情,聘为理塘旅游形象大使,助推旅游发展。“十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68万人,同比增长158.1%,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完成游客接待151.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亿元。
商贸服务。推进康藏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建设,在珠海、成都开设理塘农特产品展销O2O体验店,全年各渠道销售农特产品6455.2万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线上销售农牧产品2942万元。积极招商引资,高原供氧健康产业、高原果蔬深加工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实现招商引资2.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7%。外贸出口持续回暖,成功申报省级外贸出口转型基地,实现外贸出口3000万元。
生态能源。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能源产业,完成奔戈乡扎拉村联村光伏扶贫电站示范项目建设,格木石刻文化产业园80千瓦光伏电站投入运行。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规范阿加隆洼金矿生产运行,推进日乃金矿矿山建设整改。
【城乡提升】城市建设。投资2900万元,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城市供暖(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实施长青路北段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400万元。投资4991万元,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投资500万元,实施仙鹤林卡、白塔林卡等城市绿化工程,八大林卡初具雏形。完成新改建城市公厕36座,开放共享厕所29座。加大城乡乱象整治力度,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乱象整治工作,收缴土地出让金和罚款990万元。有序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成甲洼镇等21个乡(镇)10个项目点前期工作。仁康古街成功申报历史文化街区。
乡村建设。优化乡(镇)体系,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撤并村65个、乡(镇)2个。投资383万元,新建下坝片区综合服务站。投资334万元,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3个。完成投资752万元,实施甲洼镇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投资662万元,完成4个社区、4个乡(镇)1019盏太阳能路灯安装。投资1571万元,新改建农村户厕907座,安装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15座。投资3310万元,实施第四、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14个。投资541万元,完成濯桑乡汉戈村770亩万寿菊种植。投资590万元,启动木拉镇乃沙村18座蔬菜大棚建设。
【生态文明】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投入191万元,增配20种防灭火物资1000件(个)。投入655万元,建成防灭火通道2条、消防水池5口、消防取水点2处。投入586万元,强化基层一线半专业扑火队单兵装备及灭火救援物资储备,建立县、乡、村、站四级物资储备库。成立专业、半专业扑火队4支,共9750人。落实护林护草员网格化管理,狠抓隐患排查,整改隐患点159处。
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大力实施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投资378万元,完成若拉村等7个村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资718万元,完成汉戈村等11个村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投资204万元,完成俄多村等5个村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大力开展国土绿化、防沙治沙、退牧还草、湿地恢复等生态保护项目。投资800万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133.33公顷。投资881万元,完成湿地恢复810亩。投资1213万元,完成退牧还草933.33公顷。投资880万元,完成乡土草种基地建设200公顷。投资455万元,完成天然草原改良3466.67公顷。完成义务植树1.42万株。
(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