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州情概览(2020年)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22-05-06 | 3819 次浏览 | 分享到: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野生动物34目、106科、65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白唇鹿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5种,有毛冠鹿、黄喉貂、兔狲等;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32种。鸟类资源447种,中国近1/3的鸟类分布在甘孜。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有黑颈鹤、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9种,有大天鹅、秃鹫、藏马鸡等。

植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高等植物有239科、1090属、52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9种,有玉龙蕨、光叶蕨、水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8种,有康定云杉、连香树、鹅掌楸等。

(州林草局)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在稻城皮洛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甘孜就已经存在古人类的活动踪迹。在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的炉霍、丹巴等地出土的文物进一步证实,新石器时代形成的原始部落已经熟练掌握了制作石器工具和陶器技能,并广泛使用。3000多年前,甘孜地区沿江河流域一带逐渐成为以氐羌族群为主的生存地区。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甘孜进入氏族社会。汉代设牦牛县,隶沈黎郡,辖东、南部各部落区域。唐设置羁縻州100余个,含东部大部分地区。宋以来,随着“茶马互市”的广泛开展,甘孜成为汉藏贸易的主要集散地、“茶马互市”中心和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元代开始实行土司制度,均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帅府”管辖。明代沿用元制。清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顶峰,先后分封大小土司122员,控制了绝大部分区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尔丰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在甘孜设置道、府、州、厅、县等不同层级的行政建制。

1914—1928年,隶属北洋政府设立的川边特别行政区。1928—1950年,隶属国民政府西康省。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2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分设康定、雅安、西昌3个专区,其中康定专区改设“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后改称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7月,国务院撤销西康省,“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划归四川省。1956年11月9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州”更名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沿用至今。

 

【传统文化】甘孜是历史上早期民族频繁迁徙的走廊,是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茶马互市”的中心,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既有藏族文化共性,又有多元文化烙印的康巴文化,升华出尊重、包容、开放、纳异、创新的人文精神。

甘孜方言主要有康方言、安多方言、嘉戎语和地脚话。本土藏族主要使用康方言,划分为南路、北路、东路、牧区四个语群,其中北路语群的德格语被视为康方言的标准话。安多方言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