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康区萨迦派寺庙——高日寺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3925 次浏览 | 分享到:

1285年巴西拉波圆寂。公元1357年,木雅五大学者之一的日比生根任寺庙主持,在他七十高龄时到高日山另选寺址(即现在的寺址)取名为桑珠洛布林寺(如意宝地寺)将正古寺搬迁到此地重建和扩建。并逐步将高日山周围的亚桑寺、摄拉寺、志马寺、格俄寺、差曲寺等五个小寺并入桑珠洛布林寺。从此高日寺佛、法、僧三宝俱全、规模逐渐扩大,加以寺庙主持日比生根修佛德行高,经籍造诣深,因而远近闻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施主,僧源扩大,香火旺盛,从此康区萨迦派也随之兴盛了起来。

  

    二、寺庙珍藏白法螺的传说

  高日寺珍藏的白法螺,据该寺所藏藏文抄本记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释迦牟尼佛修行成果后,于公元前506年,他第一次坐台传授四谛法轮时,曾用此法螺召唤佛门众生前来听经说法。一种说法是元世祖任命八思巴为帝师,后封为大宝法王,在八思巴帝师给元朝皇帝和大臣们举行第二次传戒时,忽必烈送给八思巴两个白法螺,也象征西藏佛教的法权授予八思巴。帝师八思巴回西藏时,将其中一个白法螺送给了正古寺供奉,另一个则带回了西藏萨迦寺。另外还有一种传说是,释迦牟尼在修行期间,试投轮回众生五百种,其中投生过一次海螺,他修行成正果后,印度龙王将他投生过的两个白海螺壳献给了他,他用此螺壳在坐台上召唤众生。他传授四谛法轮后,将这两个白法螺送给了印度王达马帕那。后来印度佛教遭到外道势力的排斥,引起了教派纷争。当时外道人多势众,侵占了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吉祥那烂陀寺(该寺是释佛第一次坐台传授四谛法轮的地方,是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和大片佛教领地。寺院被捣毁,宗教活动被禁止,佛教濒临灭顶之灾。那时印度王处于力单势薄,无力击退外道势力,保护佛教,于是求救于中国皇帝。击退了外道势力,扭转了厄运,保护了印度佛教。印度王为感谢中国皇帝的支援,特送给中国皇帝两尊释迦牟尼佛像和释佛生前坐台用过的这两个法螺。到元朝时,皇帝将这两个法螺转送给萨迦法王班智达。公元1250年班智达病重圆寂之前又将这两个法螺转交给八思巴。它象征着西藏萨迦派的法权从此传给了法王八思巴。这些记载和传说无史可考,但从保存的白法螺看,它是一种最古老的海螺壳,作为宗教法器,信教群众把它视为稀世之宝。

  三、寺庙主持木雅五学者之一的日比生根

  日比生根的父亲名叫贡仁,家住大渡河上游,后来又迁到下游,在搬迁过程中日比生根尚未出世。公元1287年(藏历第五个绕迥的火猪年)移居鱼通地方的巴友偶朗村后他才出生。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友宗巴。以后被认定为大喇嘛巴西拉波(八思巴门徒高日寺最早的主持)的转世,又取学名为降秋巴。幼年时期家境尚好,能吃到较好的营养食品。他父亲笃信佛教,熟谙藏文,因而他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并能写出一手好的书法。然而好景不长,家境逐渐贫困,因生活无着,就随父母和姐姐迁移到木雅地方。不久母亲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受后母虐待,被迫于十四岁时就到新都桥觉布宗寨放牧,同时帮人写字维生。第二年他的脚被毒蛇咬伤致残,无法继续放牧,就到东俄洛的亚桑寺出家为僧,拜老喇嘛贡呷巴为师攻读经文。十七岁那年由老师资助到西藏萨迦寺学经,拜了学识渊博,佛教造诣极深的洛布甲故、四朗扎巴两喇嘛为师学经。在老师的教育下他专心致志、好学上进,加之禀赋聪颖,在萨迦寺除攻读一般经籍外,还攻读精通了《量理宝藏》经典巨著。老师们根据他的水平取法名为日比生根(即文化之狮之意,也含精通“量理宝藏”之意)。他在西藏学经期间曾受到大喇嘛甲央贡布、洛珠降称等人的传戒。从此在西藏的名望也就越来越高,佛教理论方面的水平得到宗教界的公认。他四十五岁那年离开西藏回乡,在亚桑寺修行、讲经说法。同时还到木雅各地、南路理塘、巴塘等地,灌顶传经,后来在巴理两县交界的呷木林寺也住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