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甘孜州年鉴(2016)》——专文(2)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17-09-28 | 3808 次浏览 | 分享到:

甘孜山地旅游东方户外天堂

——甘孜州全域旅游的探索与思考

中共甘孜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州长益西达瓦

一、甘孜州旅游资源概况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的西部,深居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中,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人,其中藏族占81.5%。这里是康定情歌的故乡,这里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这里是最后的香格里拉,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为“21世纪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和“不可多得黄金旅游线路”。

(一)绝版的自然风光

甘孜州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原始、最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集中了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所有自然之美。

——这里是山的世界。山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的80%。沙鲁里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岷山山脉、大雪山脉在这里蜿蜒盘旋,群峰林立。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200余座。其中被称为“香格里拉”之巅的贡嘎山,在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排名第二;被称为“香格里拉之魂”的稻城亚丁三神山,是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之一,在中国最美十大名山排名第七。著名探险家洛克曾这样写道:“在整个世界里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景色等着摄影者和探险者的。”

——这里是江河的源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流域面积占甘孜州总面积的95%。有鲜水河、力邱河等379条河流,木格措,新路海等2471个高山湖泊,海螺沟冰川等200多条冰川,康定榆林宫等249处温泉。

——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甘孜州南北跨6个纬度、山地相对高差6556米,森林覆盖率达32.1%,高山草甸达到14164万亩,湿地达到88.8万公顷。已知高等植物4251种,其中在空气稀薄地区生长的绿绒蒿,被西欧国家奉为“皇室之花”。已知野生动物652种,其中大熊猫、小熊猫、白唇鹿、云豹、雪豹等10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由于可进入性差、人类活动痕迹影响少,甘孜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保持着自然本来的状态。广阔的面积、复杂的地貌、多样的生态系统,形成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景观,造就了其他地方罕见的山景、水景、云景、雾景、雪景、雨景、日景、月景、佛光等种种奇妙天象。

(二)厚重的康巴文化

甘孜州是历史上早期民族频繁迁徙的走廊,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既有藏族文化共性,又有多元文化烙印的康巴文化,并升华出尊重、包容、开放、纳异、创新的人文精神。

——这里是古康藏卫三区之一。甘孜州与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共同构成康巴地区,是中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已发掘出中路新石器时期遗址等40余处大的古遗址,出土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文物1165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甘孜州德格成为南派藏医的发祥地,康定、泸定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互市”中心。

——这里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甘孜德格、西藏拉萨、甘肃夏河同为藏民族的三大文化中心,文化积淀古朴、厚重、辉煌。绘画有唐卡、壁画、坛城画等种类。其中唐卡又分黑唐卡、红唐卡、蓝唐卡、绿唐卡、金唐卡、银唐卡,色彩绚丽鲜艳、对比度强,且善用“金”“银”描绘,使画面神圣庄严、富丽堂皇。雕塑有陶塑、泥塑、油塑、石刻、木雕、金属雕铸等类型,其中油塑用酥油捏造而成,是非常独特的艺术品。民歌有山歌、情歌、酒歌、劳动歌、婚礼歌、送别歌等多种类型。其中《康定情歌》源于康定城郊的“溜溜调”,情真意切、晓畅优美,是世界十大经典情歌之一,被誉为“宇宙歌曲”。舞蹈分民间舞、祭祀舞、寺庙舞3个大类,巴塘弦子、甘孜踢踏、新龙锅庄异彩纷呈。藏戏有《洛桑王子》《白玛文巴》等八大传统戏剧。其中《岭﹒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藏族英雄史诗,代表了藏族民间文化的最高成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记忆工程。

——这里是藏区建筑的博览馆。流传至今的王宫、寺院、官寨、碉楼、桥梁和塔子,用固化的形式记录着甘孜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现存寺庙512座,红教、黄教、花教、白教、黑教五大教派齐全,其中德格印经院是藏区经板数量最多、文献学科最全、印刷质量最高的印经院。碉楼在丹巴、新龙、九龙等11个县都有分布,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等多种类型。民居有泥木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泥结构,装饰豪华,类型多样,稻城石藏房、雅江白藏房、巴塘红藏房……县县风格各异。桥梁有藏式伸臂桥、索桥、石桥、木桥4种,其中藏式伸臂桥由圆木构架而成,不用一颗铁钉、一根铁丝,充分展现了甘孜人的聪明才智。

——这里是民族风俗的大观园。那些涵盖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民风民俗,凝聚着甘孜人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丧葬有塔葬、天葬、火葬、水葬、土葬、树葬等多种葬法。其中天葬流行于甘孜许多地区,表达了人死后“不占用一星土地、一寸空间、一根树木”“把身躯‘施舍’给为饥饿所困的天鹰,以拯救将被天鹰吃掉的其他动物”等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节庆有赛马节、转山会、游海节、望果节、迎秋节多种节日。其中转山会在甘孜非常普遍,以康定“四月八”转山会最为著名,人们在山上转山礼佛、悬挂经幡、抛洒风马、踏春畅游、同时开展体育活动、文艺演出、商贸洽谈,其乐融融、盛况空前。传统美食有五香糌粑、吉祥麦子粥、荞饼沾蜂蜜、坨坨牦牛肉、牛血肠、酥油炖鸡、乳猪清烧、香菌包子、酥油包子、酥油人参果、藏式巧克力等,极具地方风味。

——这里是红色文化的沉积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进入甘孜,途径和停留这里的16个县城,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留下了毛泽东在磨西居住旧址,岚安苏维埃政府旧址,飞夺泸定桥指挥部旧址,红军二、四方面军甘孜县会师旧址,甘孜县第一个博巴中央政府旧址等一大批革命历史遗迹。

二、近几年甘孜旅游发展情况

20133月开始,州委、州政府正式启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组织带领全州干部群众“深化一个认识”“改善四大基础”“推进十大工程”“开发十类商品”“突出三大片区”“进行两个探索”,使甘孜旅游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深化一个认识:即深化了对全域旅游的认识。把全域旅游定义为:全域资源、全面规划、全境打造、全民参与,把全州15.3万平方公里全境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提出实施全域旅游的路径是: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我们认识到旅游是关联性最强、拉动范围最广的产业,并及时提出了“以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着力实施文旅结合、农旅结合、城旅结合、体旅结合,推动全域旅游从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视野的不断开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甘孜旅游资源的特质和优势在山地,把甘孜全域旅游精准定位为“全域山地旅游”,并确定“甘孜山地旅游、东方户外天堂”的发展品牌和战略目标。

——改善四大基础:即改善了交通、电力、通信、旅游接待四大基础条件。交通方面:投资330亿元,全面改造了国省干道和旅游通道,建成康定和亚丁两个机场,雅(安)康(定)高速已全线开工。电力方面:投资186亿元实施“川藏联网”“电力天路”和“远村点亮”工程,全州18个县(市)均与国家电网相连,70%的乡(镇)、60%的村享受到了国家大网的稳定供电。通讯方面:投资4.53亿元推进“智慧甘孜”“光网甘孜”“无线城市”建设,国省干线和主要旅游景区通信网络实现连续覆盖。旅游接待方面:召开全州乡村酒店培训会,新增宾馆、文化主题酒店、乡村精品酒店947个,客房20519间,床位42533张,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推进十大工程:即从去年开始在全州启动了“旅游畅通、旅游目的地建设、藏区旅游精品线路、最美景观大道、旅游厕所、旅游信息化、景区城市、旅游乡镇、美丽乡村、“最康巴”十大旅游工程,使全州旅游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这十大旅游工程还进一步加力推进。

——开发十大商品:即以“酒、肉、果、蔬、茶、菌、药、水、粮、油”十大产品为龙头,着力打造“圣洁甘孜”农产品和文化旅游区域公共品牌,组织开展“圣洁甘孜”走进广东、走进浙江、走进北京、走进香港等系列推介活动,有效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突出三大片区:即以点带面,推动康东、康南、康北三大片区旅游发展。在康南,以备战“稻城机场顺利通航、亚丁景区精彩亮相”为重点,着力打造、提升亚丁景区,辐射拉动了乡城、理塘、巴塘等南路5个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发展。在康东,以海螺沟、木格措创AAAAA,泸定桥、甲居藏寨创AAAA等系列创A活动为抓手,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带动了九龙、道孚等东路6个县(市)旅游提档升级。在康北,以德格为中心,着力打造康巴生态文化旅游区,成立了康巴文化研究院,召开了康巴文化研讨会,开展了德格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启动了噶玛博绣民族民间手工艺创意园区、德格雕版印刷博物馆等项目,引领了康北7个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

——进行两个探索:即对“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的探索。在山地旅游方面,从去年开始,分期分批组团到法国、瑞士考察阿尔卑斯山地旅游,以《世界极致之景、甘孜未来所致》为题,召开了4场大的考察报告会。全州干群一致认为,甘孜的雪山、冰川、森林、河流、湖泊、温泉等资源和阿尔卑斯极其类似,阿尔卑斯山地旅游是甘孜学习的样板和发展的目标。在户外运动方面,对州内户外运动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实地考察,邀请法国、瑞士户外运动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推出“2015•中国甘孜环贡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国际挑战赛”。该赛事拟每两年定期举办一次、逐步形成“万年贡嘎、百年赛事”品牌,并以赛事引爆甘孜山地旅游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经营,甘孜旅游得到迅猛发展。2014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523万人次上升到801万人次,年均增长27.5%,旅游总收入从36亿元上升到80.3亿元,年均增长40.76%,旅游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8.75%。预计今年接待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其中特别是山地旅游异军突起,纵贯全州的国道317线、318线成为自驾游、骑行、徒步的热点地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甘孜山地旅游已初现端倪、呼之欲出。

三、下步甘孜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

山地旅游需要甘孜,甘孜需要山地旅游。天时、地利、人和,决定了“甘孜全域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顺应旅游回归自然的发展大势,把“环境保护”作为甘孜旅游的灵魂和旗帜,坚持突出天然优势、历史优势、创新优势的逆城市化理念,用明令“不准”的规划来规范人的行为,坚守规划、人口、土地、建设、生态“五条红线”,管住宅基地、承包地、未建设用地“三块土地”,突出“三去三加”(去水泥、去瓷砖、去人工痕迹,加水、加绿、加文化),在空间尺度上推进山地旅游全域化,在时间尺度上坚持50100年的矢志不移,大力发展崇尚自然的旅游,民族文化的旅游,户外运动的旅游,开发商、游客、原住民三者和谐相处的旅游。

(二)高水准编制山地旅游规划。山地旅游规划不是去规划自然,不是使自然按照我们的主观意愿去改变,而是在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突出设计和整理两个关键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一是顺势设计。顺自然之势设计,顺文化之势设计,顺人类、民族发展之势设计。二是突出整理。甘孜的美天生就在那里,关键在于“弄干净、搞整齐、有文化、出品位”,整理出美丽,整理出规矩,整理出秩序,整理出文明,整理出高尚、典雅、进步的生活情趣。

(三)着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以快旅慢游交通体系和旅游风情小镇为重点,加快建设通讯、供电、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

(四)加快提升旅游服务设施。以文化主题酒店、乡村精品酒店、供氧工程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购物点、停车场、加油站、游客接待中心、银行、邮局、医院等旅游服务设施。

(五)精心开发山地旅游产品。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游客需求日益脱离大众化、一般化的轨道,模仿型排浪式旅游消费高峰已经过去,游客在个性化选择上更加理智和遵循自身意愿,开始有目的、主动化旅游。甘孜州山地旅游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差别大,具备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山地旅游产品的优越条件,应该抓紧适应旅游消费的新常态,实施多元产品开发策略,大力开发山地户外运动产品、山地观光产品、山地休闲度假产品、山地文化旅游产品、山地康体保健旅游产品、山地体验旅游产品、科普教育旅游产品、节会旅游产品。通过全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尽快推出类型丰富、独特性明显、个性化突出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要。

(六)全面丰富山地旅游商品。把握旅游商品六要素(要有地方特色,要有文化内涵,要有实用功能,要制作精致,要价格适中,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着力解决旅游商品生产中出现的“重、大、贵”“买不起、搬不动、带不走”问题。

(七)突出依法治旅,确保山地旅游良性发展。旅游基本上属于零门槛进入的产业,随着甘孜旅游的快速发展,群众参与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产业的种种乱象。必须从一开始就进行规范,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加快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严格旅游执法,使制度植入心灵、形成“基因”传承,营造环保、安全、文明、和谐的山地旅游环境,确保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山地旅游不是普通的行业,而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产业。在甘孜州发展山地旅游,有优势、有市场、有基础、有条件、能致富。只要我们锁定山地旅游目标,坚持科学合理开发,就一定能够打响“甘孜山地旅游、东方户外天堂”品牌,为山区人民找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州政府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