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进与后退的较量——记巴塘县平息武装叛乱经过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17-09-15 | 998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进与后退的较量

——记巴塘县平息武装叛乱经过

谢绍泉

康区的和平解放,宣告了旧制度的灭亡。但旧势力不甘心灭亡,导演了一场妄图把历史拉向后转的悲剧——武装叛乱。然而历史是前进的,经过巴塘县广大穷苦人民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配合人民解放军,在这场前进与后退的搏斗中很快平息了武装叛乱,加速了旧势力的灭亡。

一、叛乱的发生与演变

解放前敌特活动及西藏地方政府势力在巴塘县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在上层人士中影响更深。且旧的党政军特组织亦较康区其他各县更为系统,所以在解放后尚未提出康区实施民主改革以前,社会表面虽处于平静状态,而暗中反动势力却在政治上酝酿进行反抗人民政府的各种活动了。

以康宁寺、竹瓦寺为主在国民党特务段象贤(汉人活佛)、八角喇嘛等的组织策动下,和上层人士阿西却扎、彭德、相子格登、夏布赤乃、俄巴曲批、次郎吉村等积极活动,并与其他地方(康南各县、金沙江以西等地)的封建主进行勾结。打起“维护民族、宗教”的旗帜,歪曲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进行造谣破坏煽惑群众,胡说什么“民主改革不但分财产,还要灭种灭族,杀光藏人”“民主改革不准信宗教”“维护宗教、讨伐共产主义匪徒”“反对改革,赶走汉人”等等。并利用宗教迷信在群众中的影响,借“神”的名义,成立和利用各种组织来笼络欺骗群众,反对民主改革。19563月成立了“保卫佛教军”,借此组织名义胁迫一些不明真象的群众参加叛乱。

叛匪在此期间的内部组织系统是:以康宁寺内之最高会议(堪布会议)作为叛匪总指挥部和战斗实施的决策机关。八角活佛任总指挥,堪布和阿西曲扎任副指挥,下辖四个军:军长由八角喇嘛兼任——辖康宁寺喇嘛及中、北、西区约1千余人;军长次郎吉村——辖南区、盐井、宁静等地约1千余人;军长段象贤——辖竹瓦寺及东区、义敦格木沟、波密等地约1千余人;军长(名不详)——辖仁波寺等地约5百余人。军以下设有团、营、连、排、班较不完整的编制。几乎每村都有一至二个“甲本”(相当于连长),南区有15个甲本,东区有18个甲本,进行兵力调集,筹备弹药粮食,收集、传送情报等活动。

除军事组织外,又另设“委员会”专门进行反动的政治宣传,并协助各地甲本(连长)组织物资供应。

1956314日,以康宁寺为首,并与各区和义敦南区格木沟、昌都地区之宁静、盐井等地,共集中三千余人,二千支枪,在康宁寺统一指挥下,围攻巴塘县政府,气焰十分嚣张,波及全县。叛匪扬言:“三天打下县城”,并确定了组织伪县府的负责人。322日围攻县公安局、监狱、学校三处(后遭其烧毁)327日敌向东、南区工作队围攻。

在坚守县城的战斗中,因水源被叛匪切断,藏族汉族干部、民警、职工每人每天只能饮到一小饭瓢水。县区之公房,除坚守的两幢外,其他8幢全被匪徒烧毁。干部和积极分子,凡在叛乱前未及时撤出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叛匪还胁迫城区的军、干属到阵地前喊话,企图动摇干部和积极分子对敌斗争信心。叛乱中匪徒打出“国民党康藏竹瓦寺司令部”大旗一面,美帝、国民党、佛教军等小旗数面。1956329日,空军部队派出飞机向叛乱分子散发传单,宣传政策,但叛乱分子置之不理,最后迫不得已,在叛乱分子指挥部周围投掷了炸弹,迫使叛乱武装分子失去了进攻能力。经过反击,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47日,解放军六十九团三个连与六十五团三营进抵巴塘,叛匪为躲避围歼向各区和附近山地逃窜。叛乱中牺牲的地方干部有8(其中藏族干部6人、汉族干部2),伤23人。

195648日以后,在我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和结合重点地区军事打击下,敌化大股为小股,利用有利地形,在我武装力量薄弱地区,进行袭击、抢劫等活动,尤以东、南区为甚。

叛首茨郎吉村、俄巴曲培、段象贤等分两大股近300人枪,以东区之中咱,南区之地巫、热思等地为依托窜扰水磨沟至竹巴笼、基里、藏巴纳山和乡城、得荣交界地区。在控制地方执行“户户村村联环保”,企图巩固实力。其内部分工是:东区之亚日贡、红日贡以北由竹瓦寺指挥,并于藏巴纳山设有岗哨,防解放军由巴塘进歼。红日贡至鸡里间筑有简单工事;仁波、茨巫、白松等地以南由仁波寺指挥,防解放军由得荣北上进剿。总指挥部设在中咱,驻有一定数量的机动武装力量,可向南、北两地增援,南区过绒九村,昌波八村和鸡里由江西之根桑寺指挥。在鸡里、桑达、泥曲河等地,设有岗哨,防解放军从巴塘进歼,地巫以南防得荣部队进剿。其他叛匪则小股活动于工作薄弱地区和与邻县交界地区。

二、武装叛乱的反动组织

1、“安日新康”(译意新安国家)此组织原系西藏派驻巴塘之大营官,按其所统治地区(巴塘全县及金沙江以西的西松宫),自称为一个国家(安新),已相传近百余年。解放前在其辖地之百姓集会、跳神等活动,通称纪念“安新”,群众均要参加,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至1905年赵尔丰入巴塘后,将此组织解散(解放前夕此组织仍未完全恢复),但在群众中影响仍存在。1956年初康宁寺主持负责人认为要煽起群众反对人民政府,需利用此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所以叛乱前后,反动上层即利用这一组织进行活动。康宁寺、竹瓦寺、仁波寺在叛乱前,到处宣传“新安国家”的群众都要起来反对人民政府。并于195512月至19563月将此组织进行了整顿,总管由康宁寺活佛八角负责;中、北、西三个区由康宁寺管;东、南两区由竹瓦寺管。同时利用这个组织的名义到处摊派人、枪和捐款。19563月叛匪围攻巴塘失败后,于中区黄草坪集中,再次利用这一组织来胁迫群众叛乱。随后这一组织的总部设在东区之中咱,由俄巴曲培、次郎吉村统一指挥。

2、“保护佛教军”。1956年由康宁寺组织。主要目的是:利用这一组织统治叛乱武装。组织成立后,于康宁寺召开高级会议,研究策划叛乱,由八角负总责,下设军、甲本的编制。内部成员大部分为喇嘛,凡参加此组织者,发“保护佛教军”胸章一枚(有大、小两种规格)。在平息叛乱中,缴获此类胸章五百余枚。

三、平息武装叛乱

l、两年概述

1956年至1957的两年平叛斗争中,基本平息了巴塘西、北、中三个区之叛乱,维护了义()、巴()的交通安全。并在中区之团结乡,前进乡和北区党村乡、西区拉洼乡实施民主改革。

19564月,由县组织工作队积极配合部队先后在中、西、北三个区的部分地区共1438户、7197人中,大力开展政治宣传工作。通过群众会、叛属会、上层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宣传争取工作,讲述平息叛乱方针和民主改革与宗教政策等,解除这些地区各阶层人士的思想顾虑。同时组织在职上层人士参加成立的平叛工作团,用写信、传话等方式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在县党、政机关和部队开展工作的地区95%以上的叛乱分子都被争取回家生产。

195612月底中央停战和谈指示下达后,县的党、政机关和部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在上层人物中组织了两次传达和讨论,成立了和谈委员会及平叛工作组。向东南区等地发出了争取信件,多次向该地区的叛乱分子交待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表明态度,但由于少数叛乱分子玩弄阴谋,公开提出不改革,或推迟七、八年“改革”,至少三年后才“改革”等借口,拒绝改革,同时还加强内部调整和与金沙江以西叛匪的勾结。

19573月中央书记处关于改革、平叛问题的指示下达后,对巴塘县各级干部鼓舞很大,加之同年5月军事联系会议解决了在军事斗争存在的若干问题,扭转了以前军事打击不够有力的局面。于19575月(12日、19日),主动组织了对北区错松龙、西区洛必贡两次较大的对敌反击,同时进行了有力的政治争取,制止了义敦之波密与巴塘北区结合部地区的叛乱,19571123日又相继打击了东区东南多、南区基里等地的叛乱活动。

经过以上的斗争,基本平息了中、西、北地区叛乱,打击了东南区的叛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年零九个月的斗争中,经过大力宣传和谈、平叛政策,争取回2540人(19561300人、19571240人)回乡生产。

1956年至1958年初,在中、西、北三个区共六个乡,有了农协会和自卫队组织,共有农协会员2569名,自卫队员720(其中持步枪188人,持鸣火枪64),基干队员79名。

2、简要战例

1)平息东南区叛乱情况:

巴塘东南区北起藏巴纳山,南至木弄、白松,西起金沙江,东至波密、定波,南北长350华里,东西宽250华里,1958年前共有过绒(九村)、昌波(八村)、中心绒(八村)、地巫(四村)、共波(七村)、红日贡、中咱、仁波等大小村庄七十多个,农牧民两千一百户,一万三千余人,喇嘛寺五座,喇嘛一千二百多人,有各种枪支一千五百余支。自19563月叛乱以后,叛首在美蒋特务和西藏反动分子的支持下,以“安日新康”的反动名义,胁迫群众参加叛乱。到1958年春,以俄巴曲批、段象贤、次郎吉村为首之叛乱武装已发展到一千五百余人,盘据在东区之仁波寺、竹瓦寺,南区之地巫、过绒、昌波等地。并以六百余人在竹瓦、仁波两寺构筑工事,作顽抗准备,以百余人与江西根桑寺叛乱分子勾结,在归洼沟口破坏道路,布设哨卡,企图阻我巴塘进军。其总的意图是想与理塘地区的丁容阿称叛乱分子合伙跨江活动,以便随时逃过江西和取得外援。

为了严密封江,阻止西逃,平息叛乱,保卫民主改革,以配合理塘地区的平叛斗争,在康定军分区的统一指挥下,以两个团的兵力配合地方开展对叛乱分子的斗争。

195841日开始,到五月底为止经过四十天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除少数叛乱骨干外,纷纷交枪投降,在茫多生俘国民党特务段象贤,从而基本平息了东南两区的武装叛乱,同时初步发动群众,为实施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

2)平息朱丁珍为首的叛乱

朱丁珍系巴塘县基里村人。1960年年满47岁,1956年发生叛乱时曾任叛乱连长,平叛中曾两次向政府投降。1959年开展镇反运动时又逃跑叛乱。在他的策划下,1960年先后威胁基里村少数群众上山,共36人。朱率众凭借基里紧靠金沙江,趁江西沿江一带江防控制不严之机,经常跨江活动。1960923日夜又率83支枪回窜江东,利用基里后山和邻近藏巴纳、尼曲河的复杂地形,乘机伏击、抢劫。196011月,根据上级指示,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对敌斗争,严密控制了江防后,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击的瓦解下,有的被歼,有的投降。至1960127日该村以朱丁珍为首的叛乱即被平息。

3)巴塘基干队在理塘县琐地沟平叛

19733111930分,在理塘曲登地区平叛的巴塘基干队,获悉曲登乡三社社员加特曾在阿家曲赤至琐地沟一带给叛乱分子送过粮食的情况后,即向独六团前指汇报并要求前往侦捕,经同意后,由该队带队的巴塘人武部助理员曲批向大家作动员,并于当夜20时率队员15人(含工作组队员1人),乘马出发,前往侦捕。翌日6时许,分队行至阿家曲赤附近,曲批分析琐地沟地形和送粮地点后,将分队编为五个战斗小组,向琐地沟右侧阳山搜索前进,对琐地沟岩洞内的叛乱分子形成了合围。一举平息了少数叛乱分子在琐地沟的顽抗挣扎。

为表彰巴塘基干队在战斗中的英勇顽强,康定军分区党委号召全区干部战士向他们学习,并给曲批记二等功一次,给基干队队员阿忠、格桑朱扎、松安,工作队班长郭赤称分别荣记三等功一次。

关于平息巴塘武装叛乱,已有不少记述,在此只写了几个片断。说明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永远不能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