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德格土司家族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16-12-20 | 11665 次浏览 | 分享到:

德格土司家族

德格土司是康区四大土司(即康北的德格宣慰司、康东的明正宣慰司、康南的理塘宣抚司、巴塘宣抚司这四大土司基本控制康区)之一。德格土司家族从土司世系发展到法王世系历经千余年,数次改朝换代而立于不败,充分体现了历代土司家族的政治智慧和深谋远虑的超前意识。从第三十六代博塔索郎生根成为第一代德格土司,到清朝末“改土归流”共传了二十代。辛亥革命,赵尔丰被杀,康区土司又死灰复燃,1913年泽旺邓登又登上土司之位,成为第二十一代德格土司。1942年泽旺邓登去世,其子乌金夏还不满五岁,即由其妻子降央伯母摄政土司,待乌金夏成人后袭土司职。

一、德格家族

德格家族从公元617年开始至元朝初期,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有实力的一个家族,历经元、明、清、民国,先后经历了54代世袭,长达1334年的历史,堪称历朝历代封建社会土司这一政治制度中的典范。德格家族早在唐代就是一方望族。1950年前在康区是权势较大,辖地较宽,统治较久,影响较深的土司家族。德格家族辖地包括现在甘孜州的德格、邓柯、白玉、石渠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市同普(现西藏自治区的江达县)等五个县,八万多人口(最兴盛时管辖七万户、二十多万人口)。德格家族第一代应该从公元617年(隋朝时期,隋朝于618年灭亡。)算起,这个人名字叫呷当巴(有些书上又写的是噶东赞),据传此人曾经担任过吐蕃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的大臣,先后为藏王迎娶过尼泊尔的迟尊公主(藏文译音为泊萨)和唐朝文成公主(藏文译音为甲萨)入藏。在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的时候,呷当巴在朝廷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连破五关,为藏王迎娶文成公主发挥了超人的智慧和才华,赢得了当时众多的其他国家求婚使者的高度赞扬。在迎娶尼泊尔公主时,尼泊尔国王赐予释迦牟尼佛一尊,供奉在拉萨的小昭寺;在迎娶唐朝公主时,唐朝皇帝赐予释迦牟尼佛一尊,供奉在拉萨的大昭寺。呷当巴受到藏王的恩宠,进封以显赫的爵位,被称为德格家族第一代。呷当巴之后,由于后裔之间的权利之争失利,德格家族后代逐渐迁居到金沙江东岸,游居于德格麦宿和白玉的沙马一带。

德格家族第六代,在史料中记载,说他是莲花生的思想化身,并且是当时西藏闻名的七大圣人之一。

德格家族第二十二代,在史料中记载,说他活了180岁,在去世时连肉体一起披上乌鹫羽毛(乌鹫是一种生活在藏南地区的大型鸟类,它的狩猎方式很奇特,是靠它的鸣叫发出特殊的音波来震晕猎物,获取食物。由于这种鸟繁殖能力极低,虽然它在当时几乎算是无敌,但是毕竟躲不过自然法则,现在也绝迹了。)直奔喜具足大乘法宫殿。

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叫岗顿索郎仁青,从小就开始钻研藏学,对藏传佛教大小“十明学”有一定的造诣。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藏族称为色清汗)邀请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第一代萨迦法王巴思八进京讲经,途中路过德格时,德格家族隆重迎接了法王,并为法王在德格休整期间的各方面提供了较为满意的服务,法王巴思八对索郎仁青的聪明精干和超人的能力很欣赏,因此被法王选任为“色班”(膳食堪布,掌管法王饮食),随同去朝拜元世祖忽必烈,被册封为千官户,颁赐了印信和虎头三宝。法王还赐称他为“四德十善之大夫”称号。以后索郎仁青即以德格作为自己家族的族名。

到第三十四代德钦司郎绒布时,由于德钦司郎绒布的妈妈去世,他就去白玉呷拖寺请大喇嘛超度亡灵,与在呷拖寺当喇嘛的弟弟相遇,弟弟就给哥哥说,找一块地势险峻、人地相宜的地方定居下来。如果能够成为一方之主,那么德格家族就可以世代兴旺发达。德钦司郎绒布就按照弟弟的主意,沿金沙江到了现在的德格龚垭一带,受到这一地区统治者岭班达仲的重用,当了近臣,并在当地拥有较高的名声和地位。

二、德格家族土司的诞生

德钦司郎绒布有两个儿子,次子叫博他生根(德格家族第三十五代),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有个容貌姣好的女儿被头人岭班达仲看中,并想娶她为妾。博他生根也想借此扩大自己的权势,就向头人提出条件:允许他得到用牛耕地一天所耕到的土地和百姓,以此作为迎娶自己女儿的聘礼。头人岭班达仲以为一头牛一天耕地面积不会很大,就接受了博他生根提出的条件。博他生根就从德格柯洛洞开始,沿河直线拉伸到了德格恩达丹多地方,当日耕地长达数十华里,并要头人岭班达仲将沿河两岸的土地和百姓,按许诺划作聘礼。头人岭班达仲虽不甘心,但又不好失言,加之娶亲心切,于是将这些土地和百姓划给了博他生根管辖。此后,博他生根利用各种超人的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地盘,他选定的地方,四周高山环绕,地形易守难攻,整个管辖地有牧、有农,有草原、森林和河流、湖泊,成为物产丰富的地方,同时也赢得了两千户百姓上万人的敬仰。博他生根还建立了官寨,并聘请藏传佛教萨迦派佛学家唐东杰波创建了经堂和寺庙,该寺庙后来成为康巴地区萨迦派祖寺更庆寺的前身。他聘请的萨迦派佛学家唐东杰波当时也有64岁了,他是高级佛学家、藏医药学家、藏戏的鼻祖、桥梁专家,又是历史学家,在西藏佛教历史上贡献颇多,声望颇大,是藏区有史以来的一位高僧大德。博他生根借助唐东杰波的影响,加上他本人学识渊博,聪明过人,又精通藏传佛教所有的理论,因此得到这一地区人民的拥护。博他生根和唐东杰波所建的寺庙被唐东杰波取名为“巴登鲁珠顶”。 博他生根本人更名为扎西生根。中央朝廷得知师徒两人的业绩后,正式任命扎西生根为德格第一代土司。从此,德格家族成为统治一方的领主,博他扎西生根成为第一代土司。到1950年时,德格土司共传了二十二代。

三、德格家族土司法王的诞生

第七代德格土司向巴彭措执政时,德格处在一个分裂时期,没有统一的领头人,一村一官,一山一伙,一沟一霸,处于分封割局的局面。山上放牛,山下背水都要护送,百姓十分不安。就在这时候,在宗教上有较高地位的第七代德格土司喇庆·向巴彭措在历史的推动下,坚定地走上了执政位置,他为了弘扬佛法,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德格土司家业永不动摇,勇敢地担当了执政护教相统一的领导角色,既执教出家充实佛业,又执政带领手下人马,面对现实,以大局为重,首先分地区分片区,把逍遥法外、不服管教的村官、团伙、恶霸等全部统一治理,该杀的一律不留情,该关押的一律惩罚,该治理的一律强制,通过5年左右的不懈努力,最终全部按既定方案归属土司一统天下,并设置了二十五个宗,差民达36000多户。同时按五世达赖洛桑嘉措的指示,在顾实汗(青海蒙族好硕特部的酋长,藏族称顾实汗)攻打白日土司(系黑教即苯波教派的施主,他只信奉苯波教,其他的教派一律反对,特别是对格鲁派在康巴地区的兴起设置障碍,反对建寺和收徒等,引起西藏地方政府和其他教派的不满)的时候,向巴彭措抓获了溃败逃亡的白日土司,受到顾实汗的器重。顾实汗于1642年入藏与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喇嘛共同派使者与清朝建立联系,顾实汗被册封为藏王,向巴彭措同时被册封为僧王,成为德格家族的第一代法王。顾实汗就把白日土司所管辖的领地(即现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的五个地方和现属德格的达绒如瓦、玉隆等地)划归向巴彭措管辖。至此,在德格家族管辖的地区,完全实现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并且由他亲自设置的政治、组织、军事等体制一直延续到1951年为止。德格土司家族从第一代法王诞生起共产生十四代法王。

四、德格土司家族及其管辖范围的扩展

据传,大约在公元1640年以前,康区老百姓都处于散居状态,分村各自为政,每村有几户、十几户、几十户人家,老百姓只受本村头人管辖,村与村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老百姓生产生活也非常艰苦。德格家族也趁机用实力治服了一些村子的头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德格家族的一代法王向巴彭措执政期间,金沙江以西的土司康珠(管辖现在的西藏江达县的部分地方)强令德格法王所辖的地区向其交纳黄金税,法王不服,带领他自己的队伍击败了土司康珠,占领了土司康珠管辖的地方。德格法王利用金沙江以东头人之间的内部矛盾,从中分化瓦解,使金沙江以东大部分地区都归他统治。同时他又派武装攻打自己周边部分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白玉县、德格县的地区),扩大了自己的土地和实力。由于他的势力逐渐扩大,引起相邻的周边地区部分头人的不满和恐惧,这些头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积极投靠青海蒙族土司,并煽动蒙族土司攻打德格法王,但都以失败告终。从此德格法王的势力越来越大,附近的头人纷纷投靠,此时他的管辖百姓已经达三万六千户。德格第一代法王向巴彭措开始制定了一些政权体制,来管辖他统治内的老百姓。

第四代法王桑结登巴在位期间,辖区内的部分老百姓在当地头人的带领下抗缴公粮,桑结登巴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镇压,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老百姓的控制。

在第五代法王四郎彭措在位时,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圆寂。由于西藏上层在选定第七世达赖喇嘛上争权夺利,德格第五代法王在营救第七世达赖喇嘛(当时选定的是理塘县的格桑嘉措)有特殊贡献,西藏政府与德格法王政权有了密切关系,在西藏政府的支持下,统治势力进一步得到强大。之后,在德格第六代至第八代法王的努力下,他们的统治达到极盛时期,辖地数百里,百姓七万多户。第九代至十一代法王基本保持了所辖地区的稳定。

五、德格印经院的创建

德格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多门聚慧院,公元1731年,德格第十二代土司即第六代法王,52岁的登巴泽仁立志要为宗教发展做一番事业,决心较大规模地板刻经典,创建印经院。他计划第一批用8年时间竣工,实际花了10年。在建印经院的第10年德格第十二代土司去世。接着由德格第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土司先后130年间累计用了30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于18606月全面竣工。德格印经院所收藏的内容可以分为18大类,即:佛学理论、佛教经典、佛本生传、佛学哲理、佛教仪轨、文学逻辑、历史传记、辞书、文法、天文厉算、诗词、医学、气功、音律、绘画艺术、建筑、雕塑等。从这些大类可以看出,德格印经院所藏经版制作工艺流程精湛,内容丰富,(很多经版已经在原发地失传成为绝版。20023月被中国档案文献获准首次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四川省登录的三件被称为“康巴三宝”,其中德格占两宝。《大藏经》等被中国藏研中心列为百科全书。藏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70%以上典籍文献均藏于德格印经院。其收藏的印刷版数目可以算是中国之最,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专程到德格印经院考察研究。)总之,德格印经院不愧是一项凝聚着德格地区藏民族心血与智慧结晶的伟大工程。

六、贡布郎加的变乱和西藏政府势力进入康区

在德格第十二代法王(当时为十一岁)即将接位时,瞻对(现在的新龙县)头人贡布郎加,图谋扩大领地,凭借较强的武装实力,先后占领康区很多地方及德格法王的辖区,德格第十二代法王和他的母亲被拘押到瞻对软禁。后经所属头人的合谋,请求西藏政府出兵救援,才将第十二代法王和他的母亲救出并送到德格。此时,西藏政府借口治乱进而统治康区,除保留驻军外,还派人常驻昌都管辖康区。从此德格法王受制于西藏地方政府,其管辖的百姓要承担向清朝、西藏政府、德格法王纳粮、赋税、支差的负担。

七、德格第二十一代土司和二十二代土司

由于德格第二十一代土司(第十三代法王)统治期间很混乱,加之他的弟弟在西藏政府的支持下,与他争权夺利,发生大规模的械斗。在1908年,赵尔丰又派张姓统领率兵至德格平息战祸。虽然战祸平息,但德格第二十一代土司下属头人趁战乱争夺草场、土地,扩充实力,各自为政。百姓不堪其苦,纷纷逃往西藏、青海和康区其他地方,德格土司的统治一度发生动摇。

德格第二十二代土司尼麦·泽旺邓登继位,他为了德格土司与法王的政权克服了几大政治难题,为康巴地区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川康卫队(赵尔丰兵力)与昌都藏兵相互征战不休,通过他和有关人员努力,于1932年形成了一个《岗托协议六条》,平息了汉兵与藏兵征战。二是《岗托协议》以金沙江为分界线后,德格土司管辖两方均有百姓、土地,通过西康省与西藏地方政府多次争取,最后正式同意按旧的管理体系继续统治两地。三是由于多年的战乱,上供给西康省的税征任务欠了近五个年头,省政府命令德格土司及时补交时,以他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两地大小头人作用后,按时超额补交征税任务。四是于1935年西康省命令德格土司立即组织兵力阻击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事先按使命组织了强有力的兵力和后勤队伍到甘孜绒坝岔阻击红军。由于红军队伍得到当地老百姓极大支持,加之红军的战略战术,德格土司派兵以夏克刀登和曲多土登等为首的兵力败于红军手下,他们被俘后请示第二十二代德格土司同意正式向红军宣布投降。事后红军在甘孜举行了第一届博巴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博巴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尼麦·泽旺邓登当选为博巴政府主席,德钦翁姆和格达活佛当选为副主席,夏克刀登为军事部长。五是由于支持红军,参加博巴政府和担任博巴政府主席的要职等原因,青海马步芳派兵入境德格土司辖区,企图用武力夺走德格地区的统治权,就在这紧急关头,他决定请西藏地方政府派兵协助下,一举粉碎了马步芳的阴谋。只可惜尼麦·泽旺邓登27岁那年(公元1942年)患大病去世。总之德格第二十二代土司尼麦·泽旺邓登在继位期间,以他聪慧才华、机智勇敢以及他的政治韬略和顾全大局的策略使所有面对的难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八、1950前后的德格土司

1938年,囊谦土司的女儿降央伯姆嫁给德格第二十二代土司。 由于德格第二十二代土司尼麦·泽旺邓登去世后,德格土司的四大管家和五大家庙一致推荐降央伯姆(又名泽央巴姆)续任土司,掌握土司的所有大权。降央伯姆上任后,当时各派系之间明争暗斗,她在亲德派的支持下,特别是八帮大师图白马翁秋杰波的亲自参与下,她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勇敢地担当起了土司的职责。在她的主持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向中央人民政府发了贺信,进献了礼品,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二是1951年十八军进西藏时,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十八军进藏,她派人牵牛马2万多头匹把进藏物质驮送到拉萨。三是她与夏克刀登等人共同研究向中央递交了要求早日解放康区的申请报告。四是解放后参与了一系列民主改革运动。五是积极拥护“四反”活动,较为顺利地进行了寺庙旧制度的改革。党和政府也把她安排在重要岗位上,让她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1950年康区解放,降央伯姆拥护中国共产党,1952年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回来后积极工作,先后担任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即今天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委员、昌都解放委员会副主任,西康省政协副主席和四川省政协第一、四、五、六届副主席,甘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州长,以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西康省妇联副主任等职务。1988年降央伯姆去世。其子乌金夏成人后,担任过四川省政协委员和四川省政协社会法制处副处长,于1992年去世。

                   《甘孜州实录》2015年第4  总第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