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孜州地情网,现在是:
   
甘孜州天主教简史
来源: | 作者:gzzdzb | 发布时间: 2016-12-20 | 12981 次浏览 | 分享到:

1985年“康定天主教爱国委员会”恢复成立。198810月,“泸定县天主教爱国委员会”成立。据1990年统计,甘孜州开放天主教宗教活动点2处;有神职人员3人,其中泸定2人,道孚1人;共有天主教信徒1400余人,其中以康定,泸定为主,分别有信徒800余人和520余人,丹巴,道孚、炉霍3县各有数十人。

由于甘孜州内天主教无主教和神甫主持教务,1983年,四川省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和四川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决定,将康定教区交西昌教区代管,每年由西昌教区派神职人员来康定和泸定主持宗教活动。

五、重大教案

第一次教案

公元1781(清同治十年),天主教巴塘教会顾司铎因与当地藏族民众不睦,有恨在心,借放纵令其属下殴打冷卡石藏民至伤。事后,对当地民众的申诉又置若罔闻,使肇事者长期逍遥法外,“并不惩治”,激起众怒,巴塘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于18731010日将巴塘天主教堂团团围住,“初则掷石向击,继则伤害抢掳,后则奋斧将教堂拆毁”,8日之后,将教堂焚为平地。巴塘所属盐井、莽里等地民众也揭竿而起,将盐井、莽里两座教堂烧毁,3处教堂司铎,教士纷纷奔命逃往康定。

18746月,法国公使热福理照会清朝政府,要求缉拿凶犯,赔偿损失。1875330日,四川总督派打箭炉同知鲍焯,会同候补同知赵光燮,先后赴巴塘办理。鲍、赵二人对内恐吓惩治,对外恭顺从命。“一面移拔台兵多名,协同楚勇罗列堂阶,壮示声威”。先后传讯巴塘民众40余名,“入则飧以羊酒,给以赏需”,“然后反复开导”,继以“层层驳诘,晓以利害”。其处理结果是:“鸠工伐木,仿照旧式,分别赔修三处教堂,其衣物尚有者悉数退还,遗失者酌量估赔。”“至夷民滋事,土司不能弹压,实属咎无可辞,拟请将巴塘正土司罗宗旺登、副土司郭宗扎保各记大过三次……”俟三年无事,再行详情免究……唯查有主唆坏事之官房字识曹玉琳,务请究法以杜后患。后来将曹玉琳“密调赴炉,斥革看管”。

第二次教案

公元1879年冬(清光绪五年),英国奥斯马加的伯爵“摄政义等(),欲由川境赴藏”。西藏方面得知情报之后,立即派出数千藏兵,“拦入川境百里有余,直逼牛古渡口”。摄政义在巴塘茶树山见此情况十分不妙,惊恐万分,只好逃之夭夭,“改道入滇”。阻拦摄政义入藏的军民并未就此罢休,采取三条抗教反洋斗争措施;一是“番闻洋使出后,于撤兵退回江卡之时,道经莽里教堂,即用刀剑破坏门窗,抛掷器物”。“搬击桌椅木器及马草元根”。二是藏宫颇奉香葛等被派往巴塘,“勒令巴塘文武土司,将各处洋人逐去”,并具结永远不许洋人由巴塘入藏,如果有洋人来,也“不许土司支应乌拉”等。三是“遍扎巴塘、理塘、霍尔章谷、叠盖各土司及云南所属阿墩子、中甸、维西等处寺院僧俗人等,以后一律不许洋人过境,亦不准各处迎护接送”。清朝政府闻讯后,十分震恐,饬令平复处理。派夷情部郎主事开泰,驰诣巴塘,令驻藏大臣飞檄劝谕,退回阻载之兵;由四川总督令阜和协副将况文榜,“带汉士官兵三百名”驰赴巴塘,会同巴塘粮员嵇志文,都司李万春手下兵丁,设法解散藏族民众武装,扼防要隘。对损坏的教堂,令土司赔修,清还木器。为确保莽里教堂安全,将其迁址到较为偏僻的盐井,移建工程于